白内障中医怎么治疗?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中医治疗白内障主要依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进行辨证施治,以下为白内障中医治疗的一些方法:
1. 肝肾阴虚: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泽泻、茯苓、菟丝子、当归、白芍、楮实子等药材可用于治疗。如有热象,可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清热;腰膝酸软者,可加杜仲、桑寄生以益精补肾,强壮腰膝。

2. 肝热上扰:石决明、草决明、赤芍、青葙子、木贼、荆芥、麦冬、栀子、羌活、大黄等药材可用于治疗。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可酌减大黄、栀子;无外邪者,去荆芥、羌活;头痛目涩、生眵流泪者,加蔓荆子、菊花、白芷以祛风止泪,清利头目;急躁易怒者,加柴胡、制香附以疏肝理气。
3. 气血不足:黄芪、党参、葛根、蔓荆子、炙甘草、当归、拘杞子等药材可用于治疗。心虚惊悸、头晕少寐者,加五味子、远志、茯神以养心宁神;纳滞无味者,加枳壳、焦三仙以利气和胃。

4. 脾肾阳虚:生熟地、白术、茯苓、党参、白芍、甘草、当归、黄芪、制附子、肉桂等药材可用于治疗。脾虚湿停、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薏苡仁、扁豆健脾渗湿;四肢厥冷者,可加桂枝、干姜以温阳散寒。
需要注意的是,白内障病程较长,药物及其他外治法仅适用于病变早期。在早期病变时行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延缓白内障的发展,提高视力。但如白内障已严重影响视力,已发展至成熟期或近成熟期时,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此外,中医治疗白内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剂和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