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7次就医都没能发现胰腺癌,常规体检肿瘤标记物有必要吗?

7次就医都没能发现胰腺癌,常规体检肿瘤标记物有必要吗?

admin7个月前 (02-04)皮肤科22

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看到这则消息,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70多岁的老年男性,2018年因单位体检发现肿瘤指标CEA偏高,因此到某三级综合医院就诊。

之后4个多月的时间内,患者先后七次在这家医院门诊就诊,只接受胃镜检查,明确拒绝其它检查,因此主要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直到2019年7月,患者因腹胀、右上腹疼痛再次就医,最终确诊为:胰腺癌。经治疗无效,于2个月后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医院存在严重误诊、漏诊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最终,法院判决:患者最终死亡不能完全除外与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有因果关系。判定医院共计赔偿19万余元。

我相信,每一个看完这则消息的人,在对生命的逝去充满惋惜时,也一定有不同的想法。

今天,我们不去讨论法院的判罚是否合理。我更关心的是普通老百姓看了这则报道会有什么想法。恐怕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会认为:看,体检确实要查肿瘤标记物,一旦阳性真的就是有肿瘤。

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再次重申:体检常规筛查肿瘤标记物,没有必要。

肿瘤标记物:不堪大用的筛查指标

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我们一般所说的肿瘤标记物,要么由肿瘤细胞直接产生,要么由机体响应肿瘤细胞产生

人们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可以通过抽血检测这些指标来预测肿瘤的发生,就好像通过一条试纸就能检测怀孕那样简单。

但现实总是很骨感。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正常的人体细胞也会产生肿瘤标记物。而有些已经确诊的肿瘤,却从头到尾检测不出什么肿瘤标记物。

升高不代表癌症,癌症也不一定升高。那不就是很鸡肋了?也不是,肿瘤标记物一般用在肿瘤确诊以后,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复发。

简单讲,肿瘤标记物,用来筛查肿瘤,实在难堪大任。

宁可信其有

符合癌症筛查的逻辑吗?

你可能会说,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不就是抽管血检查一下吗?咱又不是没有那个条件。

就算经济条件允许,测量肿瘤标记物就是合理的吗?

这就涉及到癌症筛查的底层逻辑——要尽可能把癌症筛出来,也不能因为筛查反而给身体、精神、经济造成更大的损伤

有的筛查很有效,例如穿刺活检,直接取细胞出来看看有没有癌症。但穿刺本身有创伤,要冒着出血、感染等风险。利弊一权衡,实在不适合在人群中大规模推广。

有的指标虽然在肿瘤病人中会升高,但其他正常情况也会升高。例如糖类抗原125(CA125),可见于卵巢癌、腹膜癌,也可见于正常育龄期女性。这类指标阳性,就好像在喊狼来了一样——不一定是癌症,但一定会给人带来癌症般的感受,后续还会花费更多钱和精力,性价比委实不高。

有些指标还要考虑筛查的价值。比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时要排除前列腺癌。但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老年男性,生长缓慢。说得直白一点,到最后可能人已经没了,癌还没长出来多少。

可以看出,肿瘤筛查的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得失计算。哪些指标要查,哪些指标不查,是一件非常烧脑的事情。

烧脑的事情不妨就交给专业人士,我们普通人直接享用他们的劳动成果就好。起码到目前为止,医学界的共识是:不推荐常规体检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查。

如何看待那些漏网之鱼

这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医学上不提倡常规查肿瘤标记物,为什么还是有漏网之鱼?我怎么能保证自己就不是那条漏网之鱼呢?

这就涉及到肿瘤筛背后的另一个底层逻辑,那就是——任何医疗决策,面对的都是群体。它能最大限度保护这个群体的利益,但并不能完美照顾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

例如,大量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可以预防新生儿肺炎。那是不是所有母乳喂养的婴儿都不会得肺炎?想想都知道不是这样的。

所以,在某种成熟的统计趋势下,一定会有漏网之鱼。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医学是一门概率的科学。在那些媒体热衷强调的、鲜活无比的个别状况之外,一定有更庞大的人群,他们被很好的保护着,只不过沉默不语。

遗憾的是,人类的本性可能更容易被这些鲜活个案影响。就好像有人说:林彪不吸烟,不喝酒,活了不到六十岁;周恩来,喝酒不抽烟,活了七十多岁;毛泽东抽烟不喝酒活了八十多岁;邓小平既抽烟又喝酒,活了九十多岁。

这段话在烟友和酒友中广为流传,他们用这些个别例子,轻易地动摇了人们对烟酒有害的认识,使人们忽略了烟酒对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

我们为什么会轻易地被这些个案抓住眼球?

我在《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当我们评估一种个人观点时,大脑中与社交有关的、进化上较为古老的区域会自动参与进来。相比之下,理解科学证据需要更复杂的战略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是人类较晚才发展出的文化成就。

好吧,看来科学思维并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标配。

好在,这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的。我坚持做科普、开设循证自习室,也是希望把科学思维安利给更多的人。

如何科学看待漏网之鱼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希望你不会被这道分水岭隔开。

end

参考资料:

1、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diagnosis-staging/diagnosis/tumor-markers-fact-sheet2、https://www.cdc.gov/cancer/dcpc/prevention/screening.htm3、Nagpal, Madhav et al. Tumor markers: A diagnostic tool. National journal of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 7,1 (2016): 17-20.4、《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1年4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正文图片来源包图网。

往期推荐

医生眼中的养生到底是什么?

苦瓜败火,生姜驱寒?聊聊食物寒热的真相

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要忌口?

👇点击阅读原文咨询医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3790

“7次就医都没能发现胰腺癌,常规体检肿瘤标记物有必要吗?” 的相关文章

脱发可能源于气血虚,这类人群需要滋补气血,乌黑头发

脱发可能源于气血虚,这类人群需要滋补气血,乌黑头发

平时门诊上有很多人苦恼脱发、掉发的问题,黑芝麻丸也吃了,生发洗发水也试了,但是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其实治病求本,我们要找到脱发的根本性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

如何治疗脱发和生发?揭秘最有效生发方法

如何治疗脱发和生发?揭秘最有效生发方法

华龙网4月13日10点讯 生活中,脱发的人随处可见。脱发是男人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男人难以言说的痛。脱发人群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自卑,变得内向,生怕别人多看你几眼头发,比实际年纪大10岁。如...

5大饮食法可改善女性脱发

5大饮食法可改善女性脱发

1、补充铁质 研究发现,近三成的脱发女性存在缺铁现象,因此脱发患者应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黄豆、黑豆、蛋类、花生、胡萝卜、马铃薯、菠菜、带鱼、虾、鲤鱼、香蕉等。 2、补...

中医治脱发有个经典方,只需两种药外洗,还是一位老大夫留下的

中医治脱发有个经典方,只需两种药外洗,还是一位老大夫留下的

在这个第一批90后都已经秃了的年代,脱发成为全民关心的话题。头发不仅影响形象和自信心,它的数量、色泽、脱落程度还是身体健康的风向标。众所周知,肾虚会导致脱发,所以肾气虚弱、精血不足...

超5成大学生脱发怎么回事?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脱发主要原因揭秘

超5成大学生脱发怎么回事?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脱发主要原因揭秘

[海峡网] 大学生,可以说是当下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的群体规模较为庞大,更重要的是,他们尽管还没有踏入社会,但在每个校园中,都充斥着各种社会因素。同样,大学生群体...

头皮出油太多会导致脱发吗

头皮出油太多会导致脱发吗

脱发是当今社会较为普遍且尴尬的问题。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头皮很油,脱发问题十分严重,便将自己脱发的缘由归结于头皮油脂分泌过旺。那么,头皮出油过多真的和脱发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吗? 对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