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研究评选皮肤领域
2023 年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医学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皮肤领域的专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一起来看看2023年的十大皮肤科研究~
梅斯医学诚邀您一起票选出年度十大研究,请投下宝贵的一票。(ps:可在文末投票哦)
01N Engl J Med:单剂量利福喷丁可降低麻风病密切接触患者的发病率
既往的研究表明,单剂利福平对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保护作用。在麻风小鼠模型中,利福喷丁对麻风分枝杆菌的杀菌活性超过利福平,但目前缺乏关于其预防麻风有效性的数据。
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以调查单剂量利福喷丁在麻风患者家庭接触者中是否有效预防麻风。将这些聚集区(西南中国的县或区)分为三个试验组:单剂利福喷丁、单剂利福平或对照组(不干预)。主要结果是家庭接触者中麻风的4年累积发病率。结论是: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相比,单剂量利福喷丁在 4 年内降低了家庭接触者的麻风病发病率。
发表期刊:N Engl J Med
DOI:10.1056/NEJMoa2205487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Le Wang,Baoxi Wang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病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麻风病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介导皮肤病基础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等
02J Am Acad Dermatol:改良无痛光动力疗法 (M-PDT) 和异维A酸(ISO) 是治疗中度至重度寻常痤疮的有效方法
该研究比较了改良无痛光动力疗法(M-PDT)与口服异维A酸(ISO)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了152例患者,M-PDT组77例,ISO组75例,治疗一个月后,M-PDT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SO组(ITT分析人群66.23% vs. 13.33%, p<0.001),而治疗1个月时则相反,ISO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M-PDT组(PP分析人群97.44% vs. 75.81%,p<0.01),但在之后的2、4、6个月随访显示,M-PDT和ISO的总有效率相当。结果提示:M-PDT与低剂量ISO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总体疗效相当,但M-PDT的早期有效率显著高于ISO组,且耐受性更好,副作用仅限于皮肤,提示M-PDT是中重度寻常痤疮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替代疗法。
发表期刊: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23.07.1023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Zhang L,Xiuli Wang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市皮肤科医院
03 J Am Acad Dermatol: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玫瑰痤疮的比较
为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孰优孰劣,中国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一项单中心、随机、评估者盲法、对照研究,将中度至重度玫瑰痤疮患者分配接受3-5次ALA-PDT或8周的每日100 mg米诺环素治疗,随后接受24周随访。结果显示:ALA-PDT对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并不劣于米诺环素,但在治疗结束时,ALA-PDT的临床红斑评估(CEA)成功率低于米诺环素(35%VS 67%),两组蠕形螨密度和复发率相当。因此,ALA-PDT为玫瑰痤疮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发表期刊: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23.06.027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Jin Yang,Xiaojing Liu,Xiuli Wang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04 J Am Acad Dermatol:JAK抑制剂Ivarmacitinib(SHR0302)治疗成人中重度斑秃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斑秃(Alopecia areata, AA)是一种CD8+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非瘢痕性脱发。Ivarmacitinib是一种选择性口服JAK1抑制剂,可能会中断与斑秃发病机制相关的某些细胞因子信号的传导。中国学者为了评估ivarmacitinib在脱发面积≥25%的成年斑秃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了94名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每日1次,每次2、4或8mgivarmacitinib或安慰剂治疗24周。主要终点是第24周时脱发严重程度评分(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的基线百分比变化。结果显示:中、重度AA患者应用ivarmacitinib 4 mg和8mg治疗24周是有效的,耐受性一般。
发表期刊: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23.02.063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Zhou C,Xiumin Yang,Jianzhong Zhang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
05 J Am Acad Dermatol:帕罗西汀是治疗难治性酒渣鼻红斑的一种有效药物
酒糟鼻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的皮肤炎症疾病,估计全世界的发病率为5.5%,在中国为3.48%。酒渣鼻主要影响面部中央的凸起部位。到目前为止,酒糟鼻的治疗方案是有限的。口服多西环素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治疗丘疹性酒糟鼻的全身性药物,对红斑的效果有限。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使用溴硝柳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羟甲唑啉(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但是,一些研究报告称,患者在使用期间或停药后可能会出现强烈的反跳性红斑。帕罗西汀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在治疗血管功能障碍方面可能有潜在的作用。
近日,发表于J Am Acad Dermatol的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的临床试验,通过比较帕罗西汀(每天25毫克)与安慰剂在难治性酒糟鼻红斑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帕罗西汀治疗中度至重度酒糟鼻红斑的效果。难治性酒糟鼻红斑患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帕罗西汀每天25毫克或安慰剂,为期12周。该研究结果表明,帕罗西汀是治疗酒糟鼻中度至重度红斑的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替代疗法。研究的局限性在于12周的研究中,只评估了帕罗西汀的单剂量方案。
发表期刊: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23.01.044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Wang B, Huang Y,Ji Li
主要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6 J Am Acad Dermatol:针对单个病灶清除多个皮肤疣:轻度局部热疗与冷冻疗法的随机比较评估
该文在介绍局部温热治疗可诱导免疫反应会启动对含有相同人乳头瘤病毒类型的其他非靶向或远程病变的疣体免疫清除的基础上,以两个中心、时长4个月、评估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借助研究成果转化设备-红外特定波光能温热治疗仪,通过对多发性皮肤疣患者靶点应用局部温热疗法或冷冻疗法来评估整体清除疗效为论点;再一次验证了局部温热可使机体建立针对病原的免疫识别,从而达到清除疣体的疗效。
更以详细的数据排列对比分析了局部温热与冷冻疗法治疗寻常疣、跖疣、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通过对照两种治疗方式(局部温热&冷冻疗法)的非靶向病灶和靶点病灶的清除率及其他治疗副作用,总结了局部温热疗法可单靶点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皮肤疣的效果优势与治愈率优势,并通过了试验中心协作为温热免疫诱导疗法的进一步大范围应用提供了全面的专业学术支撑。
发表期刊: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23.02.001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Rui-Qun Qi,Junfeng Zhou,Xing-Hua Gao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07 J Am Acad Dermatol:无针注射5-氟尿嘧啶治疗掌跖疣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角质形成细胞引起的,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掌跖部位常见。尽管目前疣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尚无治愈率高、方便、疼痛小的治疗方法,掌跖疣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中国专家团队通过无针注射,即液体通过高速流穿透皮肤的无针给药方式,来探索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该研究纳入76名掌跖疣患者,分别应用无针注射5-FU及冷冻疗法,经过3次治疗,无针注射5-FU的治愈率为63.16%,平均VAS疼痛评分为3分(0分:无疼痛;10分:极度疼痛),除注射即刻淤伤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冷冻组的治愈率为21.05%,平均VAS疼痛评分为6.5分,不良反应常见有水疱、血疱、感染。对比传统的冷冻疗法,无针注射5-FU治疗掌跖疣的疗效佳,疼痛度小,不良反应少。
发表期刊: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22.11.042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Yue Wu, Qianya Su, Cheng Wang, Yaxin Du, Fei Wang
主要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08 Br J Dermatol:度普利尤单抗改善特应性皮炎特征和症状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是一种系统性靶向免疫调节剂,针对白细胞介素4受体α(IL-4Rα)亚单位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专家团队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3期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国中重度AD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AD患者每2周接受1次度普利尤单抗 (300 mg)或安慰剂治疗16周,并随访12周。在第16周时,度普利尤单抗组26.8%的患者和安慰剂组4.8%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差异22.0%,95%CI:11.37 ~ 32.65;P < 0.001)。与安慰剂组相比,度普利尤单抗组达到EASI评分降低≥75%的患者比例较高(57.3%对14.5%;差值42.9%,95% CI 29.75 ~ 55.97;P < 0.001)。结论显示:在中国成年患者中,度普利尤单抗有效地改善了AD的体征和症状,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发表期刊:Br J Dermatol
DOI:10.1111/bjd.20690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Y Zhao, L Wu,J. Zhang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09J Ethnopharmacol: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的西青果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机制研究
糖尿病性溃疡(DUs)常见于下肢,尤其是足部。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周围微血管损伤,影响皮肤破裂时局部血流重建。这导致皮肤伤口延迟甚至不愈合。西青果(chebullae Fructus Immaturus, CFI)是一种中药,根据中医理论,CFI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解毒等功效。根据古籍记载,CFI配合香油外敷可治疗湿疹。
一项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模型的研究表明,用CFI乙醇提取物预处理后,损伤指数显著降低。这表明CFI乙醇提取物具有潜在的抗溃疡活性。此外,研究发现,CFI乙醇提取物可降低紫外线诱导的MMP-1和MMP-13的表达,防止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然而,CFI在糖尿病创面治疗中的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因此采用HPLC-ESI-QTOF-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西青果提取物(CFIE)治疗DU的作用机制。
体外细胞实验表明,CFIE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并影响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内实验表明,CFIE增加了创面组织中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了血管的形成。结果表明,CFIE可通过PI3K/AKT和HIF-1α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创面血管生成,最终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这些发现强调了CFIE在血管疾病,特别是DU中的治疗潜力。
发表期刊:J Ethnopharmacol
DOI:10.1016/j.jep.2023.117579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Feng Qiu, Shuyuan Fan, Yunpeng Diao, Jing Liu, Bin Li , Kun Li, Wei Zhang
主要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10 J Ethnopharmacol:复方生地合剂通过促进Annexin-A蛋白表达缓解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中医认为血热是银屑病的重要病因。复方生地合剂(FFSD)以红斑汤为基础,由地黄、生石膏和忍冬组成,具有滋阴、清热、通络、凉血之功效。在现代医学解释中,FFSD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证明,FFSD可以抑制免疫,改善亚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症状。
该研究评估了FFSD对银屑病小鼠的疗效和可能的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HPLC-HRMS)对FFSD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评价口服FFSD的疗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记录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反映银屑病的严重程度。
采用HE染色观察皮肤病变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FN-γ、TNF-α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FFSD的免疫药理作用,采用鸡卵清蛋白(OVA)诱导小鼠免疫反应。ELISA法检测小鼠抗OVA抗体、IFN-γ、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细胞类型的比例,评价FFSD对免疫抑制的影响。
通过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FFSD免疫抑制作用的调控途径。最后,采用q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MQ诱导小鼠皮肤损伤组织中Annexin-A蛋白(ANXAs)的上调情况。
结果:在了解FFSD的组成的基础上,首先证明了FFSD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缓解作用。其次,通过OVA诱导小鼠进一步阐明了FFSD对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随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ANXAs的显著上调是由FFSD引起的,这一发现在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中得到了证实。该研究阐明了FFSD通过上调ANXAs改善银屑病的免疫抑制药理作用。
发表期刊:J Ethnopharmacol
DOI:10.1016/j.jep.2023.116329
通讯作者/关键作者:Xiaoying Zhou, Chunming Lyu,Tong Zhang, Yang Yang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注:排名不分先后
1. 评选活动中,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持正常的心态参与投票。
2. 禁止任何人采用任何形式进行刷票,投票以后台实时监测的真实数据为准,恶意刷票数据将做无效处理。
3. 本次投票按照投票结果及专家评分,评选出的2023年度中国皮肤科领域的十大医学研究。
快来为你喜欢的研究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PS:投票截止时间
2023年12月31日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