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皮肤出现这些表现可能是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改变问题:
1、皮肤瘙痒:约有30%的糖尿病病人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特别是外阴、腰背部和下肢。瘙痒会很剧烈,常常因为搔抓而留下抓痕、结痂、脱屑,严重时还会导致皮肤感染。
2、糖尿病足:很象脚气(足癣),甚至大多数由于合并真菌感染而发生脚气,导致两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因此,很多医生会误诊,病人自己也常常觉得自己得了脚气。但是糖尿病足和脚气最大的不同是:脚气是真菌感染导致的红斑、皲裂、脱屑,会痒;糖尿病足是由于病人血管硬化、坏死,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差,营养供应不足造成的,因此,糖尿病足最大的特点是疼痛和坏死。
3、皮肤感染:由于皮肤的血管和神经硬化,皮肤局部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病人的皮肤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真菌感染(脚气、甲癣、花斑癣等),细菌感染(毛囊炎、疖子、丹毒、脚气感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4、肤色的改变: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颈部皮肤变黑,成天鹅绒样改变,叫黑棘皮病。还有一种情况是小腿和足部的色素沉着斑。最常见的是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及踝部皮肤出现棕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可以是斑点,也可以面积比较大的斑片,甚至是弥漫性的。除了小腿,在躯干、四肢也会有这种色素沉着斑,使得整个皮肤都呈暗褐色。
图1
图2
图1、2:糖尿病病人皮肤干燥脱屑、褐色色素沉着斑。
5、汗毛缺失:也是由于血管硬化和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许多患者的毛囊发生退化,导致汗毛缺失。
6、类脂渐进性坏死:好发生在小腿伸侧,通常表现为红棕色或紫罗兰色丘疹、斑块或结节,很快发展为黄棕色、发生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甚至溃疡。小腿最常受累,尤其是胫部。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常伴发于糖尿病,因此以前称为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不合并糖尿病。
下面是一位皮肤科大夫的自述,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凭着肉眼就推断出邻居大妈得了2型糖尿病
前几天,邻居大妈找上门来,让我帮她瞧瞧她得了什么怪病。大妈的两条小腿伸侧变黄,硬如木板,用手指压都压不下去,一点弹性都没有。
的确挺怪的。我一边在脑海里飞快地搜索着可能的诊断,一边继续和大妈唠着嗑,您还有哪不舒服?
不舒服的地方多着呢。你看我这脚最近也黑了许多,也没有什么感觉了,碰着都不疼。还有我这皮肤越来越干燥,痒得利害。
我按着大妈手指的顺序依次检查了大妈的足部和身体其他地方。的确,大妈的足背、脚踝都已经变黑了,还有很多扩张的毛细血管和褐色斑点;脚后跟皲裂、脱皮;脚趾缝有白色的浸渍,甚至有糜烂、渗出;身上也由于搔抓而到处是抓痕。
检查完大妈的情况,我胸有成竹了:大妈,您的糖尿病很严重啊。
糖尿病?我怎么会得糖尿病?大妈狐疑地看着这个皮肤科医生。
去医院内分泌科查个空腹血糖吧。我建议。
大妈将信将疑地走了。没过几天,诊断出来了:2型糖尿病。大妈逢人便夸:程医生真是神了,看一眼就知道我得了糖尿病。
其实我不是能掐会算,而是大妈皮肤上的这些毛病都有是糖尿病的皮肤并发症。按图索骥,当然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邻家大妈不但有类脂渐进性坏死,还有皮肤颜色的改变、糖尿病足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虽然不能凭借单一的症状就说大妈得了糖尿病,但是各种症状综合到一起,得糖尿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我们常说,皮肤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各种内脏器官的变化。这其中,有些皮肤变化是疾病的早期表现,也有些是疾病发展到晚期的表现。
友情提示:
糖尿病的皮肤改变绝大多数是由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引起的,一旦出现,就说明糖尿病已经很严重了,已经侵害到了包括皮肤在内的很多器官。
生活中通过皮肤的异常变化,帮助我们发现被忽略的糖尿病,可以说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